我要询价
集采申请

我要招标

我要集采

我要询价

0750-8232889

关注公众号

09:00-18:00

江门市金融扶持建筑业对接会暨金融产品发布会举行:政银企携手探索金融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

2022-11-25

微信图片_20221125172629.gif


图片2.png

微信图片_20221125173427.jpg

吴晓晖强调,建筑业是实体经济中的支柱产业,也是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。全市金融机构要准确把握政策导向,推出更多创新融资服务产品,推动建筑业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;强化金融支持对企业、项目、建设过程的多维度、全场景覆盖,打造“建筑业+供应链金融”的产融结合新模式,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。全市广大建筑企业要坚定在江门发展的信心,关注产业新发展趋势,响应绿色低碳新要求,主动变革创新发展;培育核心技术竞争力,提升企业资质水平,完善现代经营和治理模式,不断提高自身信用等级,实现在交通、水利等领域的业务延伸拓展;把握机遇,用好新金融工具,持续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,进一步擦亮“中国建筑之乡”品牌。


    

吴晓晖要求,要进一步深化政银企合作,完善合作协调机制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、深度融合。要持续加大建筑产业的培育力度,加强建筑业与房地产业、制造业等关联产业的融合,吸纳设计、监理、安装、装饰、园林等更多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进入建筑产业联盟,推动金属制品、卫浴、屋顶光伏等企业与建筑企业抱团发展,做大做强建筑产业集群。要着力培优扶强,优选龙头和倍增种子企业,提升品牌意识和凝聚力,倡导行业自律,鼓励争创荣誉,支持企业扩大本地市场和“走出去”。

    

会后,吴晓晖与建筑业企业家、金融机构负责人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、推动绿色发展等要求开展座谈,倾听企业诉求,交流共促建筑业高质量发展。吴晓晖强调,要推动建筑企业抱团发展、抱团出海,深化建筑业与银行、国资平台的合作,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探索新型房地产开发模式,强化规划设计,提升产品供给品质和土地资源价值,凝聚合力“小步快跑”打造优质优价的江门建筑业品牌。建筑企业要弘扬工匠精神,加强人才培育,建立人才梯队,留住本土人才,引进外来人才,规范治理结构,做大规模向上市目标迈进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    

市领导周佩珊、林健生参加相关活动。


微信图片_20221125175457.jpg

  


我市首次举行金融扶持建筑业对接会

以空前力度支持建筑业发展
50家建筑企业3年内

可获千亿元授信



江通四海、门迎天下。


作为中国侨都,开放、包容的江门孕育了独特灿烂的侨乡建筑文化,创造出世界文化遗产“开平碉楼与村落”这一融汇中西之美的建筑艺术。

    

江门市建筑业发展历史悠久,早在改革开放前已声名远播,改革开放以来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,走向祖国的大江南北,留下许多标志性工程。

    

唯改革者进,唯创新者强,唯开放者胜。

近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建筑业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、迈上新台阶。

    

用结果说话,11月18日,江门市首次举行金融扶持建筑业对接会暨金融产品发布会,以空前力度支持建筑业发展。会上发布了“江门市建筑业龙头施工企业、倍增种子施工企业”名单,江门将重点培养、扶持名单中的50家建筑业龙头、倍增种子施工企业。工商银行江门分行、农业银行江门分行、中国银行江门分行、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、江门农商银行共5家银行机构,将在3年内对名单中的50家企业提供1000亿元的总授信额度,各大银行综合授信额度为200亿元。这既是金融业对我市建筑业的价值认同,更彰显了我市建筑业勇于担当江门加快发展主力军的信心和魄力。



微信图片_20221125175752.jpg
郭永乐 摄

引入金融活水促建筑业发展

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新校区去年12月建成验收交付使用,该项目体育馆综合楼获得2022年度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;里村大道保障房为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或困难群体圆了“安居梦”;江门市中心医院外科住院大楼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…… 


微信图片_20221125180349.jpg
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新校区全景。图/梁丽琴 李万兵

江门建筑文化底蕴深厚,能工巧匠不计其数。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,我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8亿元,同比增长18.1%,增速排名全省第三;前三季度我市有121项工程获得国家、省、市奖项,获奖项目占比16%;近两年累计11家建筑企业获得一级总承包资质升级,高资质等级总承包企业由原来的13家增长到现在的24家,增长85%;推动关联行业融合发展,本地优质企业承接房地产业、制造业项目取得突破,合同总额超160亿元;2018年开平市正式荣获“中国建筑之乡”荣誉称号,开平建筑产业联盟稳步发展,整合全产业链企业(超200家)资源;发展建筑业集采平台和供应链金融,平台交易额累计超11亿元。

百年变局加速演进,我市建筑业发展面临着多重压力。

    

“许多优质企业面临项目周期变长、流动性转差等问题,建筑业发展受到严峻挑战。毫无疑问,金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。金融赋能建筑业,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,已成共识。”市建筑业协会会长刘国熙表示。

    

今年5月底,国务院发布《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》,其中明确提出5条货币金融政策。近期,人民银行、银保监会出台的“十六条措施”也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、商业可持续基础上,优化建筑企业信贷服务,提供必要的贷款支持,保持建筑企业融资连续稳定。

    

主动作为迎接挑战,把握机遇谋划发展。

    

近年来,我市在促进金融支持建筑业方面通过不断探索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针对江门市建筑业龙头及种子倍增企业存在融资难、融资贵、融资渠道单一等突出问题,早前,市住建部门推动金融机构运用建行“民工惠”、农行“链接贷”、农商行“供应链金融”以及中行、工行“信用贷”等金融工具,优先支持耀南、聚源、创融等白名单内核心“链主”企业,在省、市各重大项目上初见成效。

    

在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建设中,金融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。该项目建设获得了专项金融扶持政策,我市建筑业龙头、种子企业仅仅用了88天便完成M1主厂房、78天便完成M2主厂房封顶,开创了“江门速度”“中航速度”“金融业+建筑业”速度。

微信图片_20221125180616.jpg
中创新航。殷浩轩 摄


“实践证明,通过金融赋能,将金融活水引流至核心企业链条上的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,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,有效增强了建筑业竞争力。金融的稳链、保链、强链作用明显。”刘国熙表示。

特色金融产品与建筑业精准匹配

昨天的对接会,工行、农行、中行、建行、江门农商行等银行纷纷踊跃参与。各银行都上台用心展示其扶持建筑业的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。当天,市住房城乡建设局、市金融局共同与工商银行江门分行、农业银行江门分行、中国银行江门分行、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、江门农商银行分别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,五大银行机构还与我市建筑业龙头、倍增种子代表企业签订授信协议。

    

“一直以来,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始终主动支持江门地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壮大,积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,今年以来,我行已为建筑企业投放近50亿元贷款。”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公司客户部副总经理刘保朋表示,“接下来,我们将加大建筑业信贷支持力度,加强建筑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及产品创新,打造侨乡特色品牌,支持绿色建筑业发展,以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实体经济发展。”

    

如何深化银企合作,切实解决建筑企业融资难题?这是近年来我市着力为建筑企业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。

    

水润万物,滋养生长,金融活水同样可以浇灌建筑业成长。“结合江门市建筑业发展实际,市住房城乡建设局、市金融局积极对接工行、农行、中行、建行、江门农商行等各大银行机构,重点针对我市建筑业龙头企业、倍增种子企业和信用A级企业,通过直接授信、凭工程施工合同和施工许可证向开户银行申请贷款、场景化融资等措施,研究出台多维度扶持我市建筑业发展的特色金融产品。”副市长林健生表示。


特色金融产品有何特点?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特点有三:

   

一是相关特色金融产品重点针对我市建筑业龙头、倍增种子和信用A级(由主管部门认定)等优质企业,以及公开招标的公有资金投资项目或银行贷款支持的优质项目,实现融资主体质量最优化。


二是融资条件简单、手续便捷。企业凭工程施工合同和施工许可证即可申请,享受“最快业务审批、最低审批利率、最优金融服务、最全审批模式、最广需求覆盖”等“五最”服务。


三是多维度覆盖,全场景应用。企业层面,针对我市建筑业龙头、倍增种子和信用A级等优质企业,综合企业纳税、财务数据等因素主动授予总授信额度,期限为3年;项目层面,针对公开招标的公有资金投资项目或银行支持的优质项目,在总包、分包企业总授信额度内根据总包、分包项目金额核定可用款额度,一般为总包、分包项目合同金额的3—7成。建设过程场景层面,提供日常经营融资、企业投标、履约、工程质量维修、工人工资等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


“作为江门建筑业龙头企业,我们坚持扎根江门、立足广东、面向全国,突出主业、多元经营的发展战略。本次对接会非常及时,让我们加快发展更有底气。我们将持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,加强新技术应用,深化与高等院校的合作,共同合作培养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,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。”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周锡峰说。

    

“下一步,我局将以此次对接会为契机,发展建筑业供应链金融,通过‘建筑业+金融’的产融结合模式,服务建筑业全产业链。同时,与建筑企业建立长效沟通机制,开展‘一对一’精准服务,鼓励建筑业企业创新发展模式,积极打造精品工程,为我市奋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,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”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

服务热线

0750-8232889

周一至周日 08:30-18:00

关注公众号

Copyright @ 2020 广东采之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 粤ICP备20020095号 电子营业执照